夜幕像一块展开的幕布张开,打屁屁影院的门扇发出轻响。影窟里灯光柔软,座位仿佛等待秘密的脸。观众沿走道坐定,窃窃私语透出新奇与期待。主持人戴着滑稽的帽子,宣布今晚的主角是一场关于笑声的探险。屏幕前空气带着橘皮香与爆米花的盐味,像一场暖意的合唱。
银幕突然亮起,画面像水面微微涌动。主角不是英雄,而是一只会自嘲的猫,一位自称纪录片诗人的老人,以及一位踩着高跟鞋跳探戈的舞者。笑声在黑暗中被放大,像无形的灯珠,一颗颗跳进观众的胸腔,驱散疲惫与阴影。

维持诙谐节奏的不是笑点的尖锐程度,而是现场气息与投影机微震共同呼吸。猫的滑稽摔倒、老人讲述的陈年传说、舞者踮起脚尖的失误都被放大成色彩,读起来像一段梦游的乐章。笑声越高,光线越亮,影幕上边缘的光把墙角的尘埃染成金色。
幕后的老人把手伸进画面之外,像在调校一座看不见的灯塔。每当观众发出一段狂笑,他就往镜头里塞进一束新鲜的光,屏幕就多出一个小宇宙。孩子们笑着指着光点,仿佛看见漂浮在夜里的鲸鱼。门口的店主拍拍窗玻璃,笑声敲出节拍,街道的喧嚣也为此停息。
夜风穿过影厅的缝隙,吹动外侧霓虹的影子。远处的桥灯一闪一闪,好像回应这场奇想。街区里的人们围观这束由笑声点亮的光,孩子与老人并肩坐在同一排,用肘尖轻碰对方的手背。陌生的面孔在光幕里变得熟悉,名字在此刻被轻轻记起。
电影结束后,影幕仍留着温热的光。观众们起身整理衣角,笑容散开成无数小星。老人说,笑声是夜晚的导航,引路到温暖的角落;小女孩要把这夜晚记在日记里,留作明天的勇气。门外的风把影厅的灯光拖成细细的尾巴,归于安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