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聚焦《原神》5.4上半深渊的敌人形态与应对要点。不同于游玩初期的简单考验,上半深渊在机制上更强调控场与资源分配,少数单位会提出持续压力。玩家若能把握核心节拍,便能在不依赖极端组合的前提下完成挑战。文章将从敌人类型、应对要点以及两类队伍模板出发,给出可执行的思路与替代方案。
敌人分布方面,常见的模式包括四类。第一类是以强力护盾为掩护的近战单位,开场往往先建立壁垒,击破盾牌后再压制后续目标。第二类是远程法系单位,具备高频控场技能与瞬间爆发,需通过打断和集火来降低压力。第三类是具备群体伤害的单位,带有灼烧、扩散或持续性效果,站位与走位变得关键。第四类则可能出现治疗或复活能力的单位,核心在于尽量缩短对手的续航时间,优先处理核心单位以减少后续波次。
应对要点方面,优先策略包含压缩节奏、保护输出窗口与稳定治疗。对盾牌单位,先用破盾手段或搭配的穿透技能清除盾层,再对主目标展开伤害。对远程单位,利用地形与控场手段拉扯距离,避免被连续落点攻击。面对群体伤害时,做好走位与分散,最大化反应能力。若有治疗或复活单位,尽量以小团清理的方式削弱对手续航,保留充足资源应对后续波次。
模板一为爆发向:主C为胡桃,辅以行秋提供水系反应,钟离提供护盾,班尼特提升全队攻击力与治疗。该组合在高强度的爆发段落表现突出,能够迅速清理前排并维持生存。模板二为控场向:主C选择万叶/神里等风系或冰系输出,搭配夜兰或优菈等辅助以稳定控场,水系角色负责扩散与持续压制,盾系角色如钟离确保安全。两套模板均可替换为同定位的角色,核心在于保留控场与输出的平衡,以及对盾、治疗手段的搭配。

若玩家掌握基本节奏,5.4上半深渊的难点并非不可逾越。注意记录每一波的特征,灵活切换角度与输出节拍,能在资源紧绷时仍保持稳定产出。